滿分作文讀後感
篇一:優秀作文讀後感
優秀作文讀後感
說來慚愧,都過去好久瞭,我這才想起來看看今年的作文都寫的是什麼東西,作為一個師范生,一個即將要踏入中學教師隊伍的大學生,一個急切的想瞭解當前學生思想的青年,我的這種速度實在是太慢瞭。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現在可以比前幾天找到更多可看的資料來開闊自己的視野。多年前,也就是我要參加之前的那段時間,我整天的在看優秀作文,在研究優秀作文,看看究竟有什麼規律可以探尋,這樣我就可以在中獨占鰲頭,可惜我失敗瞭,甚至的作文還差點跑瞭題。
多年後的今天,自認為在寫字上比當年的我進步瞭很多的我再次翻開瞭優秀作文。首先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果然英雄出後輩,我為他們所取得的優秀成績而狂喜不已,為應試教育的碩果累累而嘆為觀止,為中國文學界之可能後繼有人而深感欣慰。漸漸的我的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出現瞭變化,當然也是在我看到第六篇“優秀”作文的時候才產生的,因為這第六篇是個0分的“優秀”作文。然後我又重新看瞭前面幾篇確實優秀的作文,然後又廣泛的瀏覽瞭十幾篇其他的作文,然後又連帶著看瞭各省市作文題目,然後就突然的陷入瞭一種深深的悲哀之中。
我為這些90後的未來的作傢、詩人、哲學傢、科學傢、教育傢......們的能夠寫出這麼優美的佳作而感到高興是真的,我深深的為他們細膩的文筆所折服是真的,我看到他們年級輕輕卻能穿越文字的隧道,縱橫駕馭諸多佳言美句、諸多富麗辭藻、諸多文化緘言,並於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探索出諸多千古名句且運用自如而感到無以復加的高興也的的確確是真的。可是我在為應試教育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感到狂喜的同時,隱隱約約的看到瞭他們所帶來的巨大而深沉的破壞。
我記得當年我們的語文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作文的改革形式是有原來的命題作文漸漸的過度到半命題作文,由半命題作文又漸漸的過度到材料加命題的作文,最後終於把題目刪掉瞭,改成瞭材料作文也就是當年我時期的作文潮流。通過這種改革,其目的非常明顯,就是降低審題的難度,使大部
分同學不會在審題上出現錯誤,從而正常的發揮自己所謂的語文素養或者說文學素養。當然許多出題的老師為瞭難為學生,總是弄一些不可理解的或晦澀難懂的材料,這樣以使得部分學生出現審題不準的現象,但這隻是少部分現象。現在我發現許多的作文似乎都是命題的或者半命題的,這樣也就意味著改革的方向又完完整整的倒轉回頭瞭,80年代的考題拿到現在反而成瞭潮流瞭。我非語文教育的專傢,究竟是什麼樣的命題形式好,我不知道,隻是看著這種命題趨勢有點被欺騙的感覺。之前我總覺得作文命題的最終趨勢就是沒有題目,隻限定字數和時間,不限定主題和文體,當然這可能出現大批的抄襲或者提前準備的文章,具體的實施方式有待於進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