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成良好的習慣的作文
篇一: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古人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良好的習慣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往往會發現,同學們中作文程度差異明顯,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總有那麼一些同學的作文讓老師都拍案叫絕。稍作瞭解,便會發現,這些同學之所以“會寫”,完全緣於他們已養成瞭良好的寫作習慣,平時註意多看、多思。多看瞭,胸有成竹,信手拈來;多思瞭,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學,總是非常羨慕那些作文屢屢被拿來當范文的同學,但卻苦於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那麼,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一. 養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 奧地利著名小說傢卡夫卡說:“什麼叫寫作?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貫註在裡面。”目前,在同學的作文中,存在著比較普遍的虛假現象,寫進作文中的人是虛的,事是假的,觀點是強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瞭生活的真實性。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應付作文的同學身上,即便有些同學,作文功底煞是瞭得,但沒有養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他們的作文即使極有文采,依然脫不瞭胡編亂造的弊病,因此難以打動人,難以獲得高分。記得前不久筆者佈置瞭一道參加全國作文競賽的作文題目《溫暖》,先是佈置作文興趣小組的同學完成,準備從這些寫作能手中發現幾篇佳作,然而事與願違,多數同學編造的痕跡明顯。最終寫得最打動人的是未參加興趣小組的普通同學。這位同學飽含深情地敘述瞭母親與父親離婚後突患重病,舅舅姨姨們傾全力救助母親的經過。此文寫得令筆者動容。可見,文章貴在真情,要寫好文章,一定要養成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隻有敢說真話,肯吐心聲,才能讓讀者感到真誠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那些話產生說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學在寫作中,一味地說套話,以為隻要朝著光明的一面去寫就是沒錯的,其實,這種思想的框框是完全應該摒棄的。人類的感情多種多樣,不論高下,隻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實表現。有些同學在平時的言談中,對有些教師批評有加,但在寫老師的作文中卻一味地對教師歌功頌德,這樣的作文能寫得好嗎?隻能給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諱地指出老師的缺點。 語文教育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