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企業文化
篇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構建和諧企業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構建和諧企業
2007年,北京郵政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管局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化“服務人民、造福職工”的企業宗旨,以經營服務為中心,以企業文化建設為主線,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和推進和諧企業構建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培育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構建和諧的文明企業氛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標,賦予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新的內涵,推動和諧企業的建設發展。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及重要性
和諧,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五個統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傢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創造,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必須註重社會公平,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
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傢長治久安。為瞭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要切實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會穩定的工作。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並明確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這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