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愛心心得體會
篇一:愛心社會實踐心得
愛心社會實踐心得敬老院之行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傳數千年,是社會主義新風尚的重要方面,是社會賦予每個公民的社會職責。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其意為: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尊重他人的長輩,呵護自己的子女,進而愛護他人的子女。若能如是,國泰民安的理想就如掌中之物般容易實現。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更應該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到尊老愛幼。
2007年的寒假,我去瞭我們鎮的黃墩敬老院做寒假社會實踐。在那裡我強烈感受到一種社會弱勢群體的氣息。社會有很多需要我們關心的人,就在我們身邊,一個轉身的距離也許就是他們瞭。
黃墩敬老院位於公路旁,有孤老30多人,其中還有3位工作人員負責孤老們的日常生活起居。在敬老院裡,我聽到院長講起一位老人,他是黃墩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他進入敬老院的10多年時間裡,先後撿回瞭幾名棄嬰,並不辭勞苦,獨自撫養他們。他的事跡受到瞭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引起瞭極大反響,引來瞭八方慈善人士的支援。我深受感動著,作為一位孤老,他的行動深刻地向人們詮釋著愛的真諦:隻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敬老院裡,有太多讓我感動的畫面瞭。一位老人深情對我說:謝謝你,能來這裡看我們這群老人,謝謝你。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一次細心的交談就能讓他們的心情變得開朗很多,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關愛。作為學生,我們無法給予很多物質上的資助,可是我們可以在精神上給予他們慰藉,哪怕是幾句簡單的話語,哪怕是關懷的一盞眼神,都能讓他們灰暗的天空陽光。每逢佳節倍思親,就算是年輕的我們在節日的時候都會深切思念親人瞭,而況乎那群年老遲暮的老人,作為老人,他們最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享受,更迫切的是精神上的津貼。他們的呼喚,大傢又聽到瞭嗎?那時候我對自己說,有空我要經常來這裡,付出其實就是一種美好!
在院長的辦公室裡,我細細翻閱瞭這些年來一直關心敬老院的組織單位和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