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道德素質作文
篇一:開發農村資源 提高學生作文素養中期報告doc
《開發農村資源 提高學生作文素養研究》
課題中期研究報告
沂水縣道托鎮澇坡
《開發農村資源 提高學生作文素養研究》
課題中期研究報告
一、課題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寫作教學的總目標要求:“能具體明確、文要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這主要是要求學生在每一次作文中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抒發自己的切身感受,把作文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無論是選擇安排材料,還是組織語言、用詞造句,都離不開觀察和思維。再說作文並不是單純的文字練習。我們從學生的作文中,不僅可以看出他們的語文水平,而且可以看出他們認識的高低。魯迅曾經說過:“美術傢固然須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須有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張畫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與人格的表現。”生的作文,同樣也是用語言文字表達他們自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感受,同樣也反映瞭他們的“思想與人格”。透過學生的作文,教師可以瞭解學生的內心活動,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從而有針對性地因勢利導,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把教學生作文和教學生做人緊密地結合起來。
同時,《標準》中還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這又要求我們樹立新的作文教學思想:關註學生的生活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其實,農村生生活在更為廣闊的空間,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如:山川田野、風土人情、農傢生活等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瞭豐富的寫作素材。因此,隻要我們按照預定的作文教學目標和內容,科學、有效地創設一種能達到“身臨其境”或“心臨其境”的體驗氛圍,甚至讓學生親近大自然,走進生活,通過自身經歷和實踐活動獲得真實感受,從而使學生有感而發,輕松愉快地抒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