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體,作文
篇一:“馬上體”的流行機制探析
“馬上體”的流行機制探析
作者簡介:亓新鳳,女,山東萊蕪人,廣西師范學院2013級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摘要:“馬上體”成為2014年末歲初的流行語。本文探析瞭其發展與演變的歷程,並且從社會背景、心理特征以及獨特的語言結構三個方面對“馬上體”的流行原因進行瞭解析。
關鍵詞:馬上體;發展過程;流行機制
自2013年的聖誕節開始,“馬上體”這個流行語在網絡上突然爆紅,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從一開始的網絡媒介迅速蔓延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成為歲末最為流行的祝福用語。本文擬就從“馬上體”的產生、發展、衰退這一過程進行剖析,從而對其作出全方位的解讀。
所謂的“馬上體”就是一種將中國傳統生肖形象和漢語諧音相結合的祝福方式。看似時尚的“馬上體”,其實早在古代就已流行開來瞭。在中國傳統習俗當中,過去馬年的年畫或者民俗畫中,會畫著猴子騎著馬,寓意“馬上封侯”。在漢代出土的文物中,一匹馬上有隻猴子,猴子附近還有兩隻胡蜂的物件,同樣寓意著“馬上蜂封)猴侯)”。這種習俗在漢代就出現瞭,到瞭明清最為常見。我認為這就有可能是現代“馬上體”的源頭。
在2013年聖誕節前夕,有網友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出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當中,一匹小玩具馬上放置著幾張百元大鈔,該網友自稱期望明年能夠“馬上有錢”。自此,“馬上有錢”掀起瞭“馬上體”的首波網絡熱潮。隨著2014年馬年的到來,“馬上體”旋風刮遍整個網絡,同時也吹進瞭日常現實生活當中。人們根據自身的期望或者祝福對象的需求,通過模仿而復制、傳播“馬上體”,使其衍生出瞭多種多樣的版本。例如,著名影星范冰冰發佈瞭以“馬上有范
飯)”為話題的微博,並借此祝願大傢“馬上有范飯)”,從此不會餓著;在馬背上放一對小象,寓意“馬上有對象”;在馬背上畫著一隻猩猩,寓意“馬上加薪”??還有將玩具馬臥倒,在其背上放上錢,寓意“臥我)馬上有錢”,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