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校長就職演說
篇一:復旦大學 校長開學典禮演講
親愛的同學們,大傢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瞭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裡選擇瞭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或者說到底怎麼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聽到瞭、看到瞭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並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傢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於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瞭悟道、受業以及釋惑。雖然你們最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然而英國的哲學傢、數學傢和教育傢懷特海德曾經批
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隻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書院裡那樣,哲學傢們傳遞給弟子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傢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出呼籲,他說僅僅靠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得
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雖然通過專業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然而,由於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明確的職業指向使各種專業如雨後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容設定隻是為瞭“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




